海洋浮标屡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浮标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二是海上监管难度大,三是缺乏海洋观测设施保护合力。海洋浮标的安全保障措施:持续加大宣传科普力度;继续加强海上监管;形成浮标监管合力。
随着渔业生产者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故意破坏海洋浮标的情况明显减少,不过难免还是会发生无意破坏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海洋观测设备的意识。另外,由于海洋面积较大,管理难度较大。有时当监管机构发现破坏行为时,破坏者早已失踪,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追踪。
1、继续加强科普宣传力度。沿海地方政府和海洋管理机构要加强国家海洋公共设施科学宣传,尤其是加强海洋观测预测管理规定,让大家知道保护海洋浮标是应尽的义务,提高公众对海洋观测设备保护的意识,认识到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2、继续加强海上监管。有破坏海洋设施的案件已被判刑,这些案件起到了警示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故意破坏海洋观测设备的问题。执法部门要加强海上执法,加强对海上观测设备的重点检查执法,坚决查处和打击浮标破坏行为。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在浮标醒目位置设置标识,加强日常管理,防止破坏海洋浮标行为的发生。
3、形成浮标监管合力。海洋浮标由多个部门按类别管理,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气象、海事、渔业等。要积极探索和实现“一标多能”建设形成了多个部门的共同部门、共使用、共管理、共分享、共同保护模式,在制度层面形成管理使用的合力,共同保护海上观测设施。
海洋浮标的保护需要多管齐下,形成执法机构、管理部门、地方政府齐抓共管的格局。
以上就是关于海洋浮标破坏原因及安全保障措施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
海洋浮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如何应对信号衰减和噪声干扰2024-01-12
海洋浮标产品材料准化现状与趋势2025-02-06
剖面式海洋浮标监测系统的特点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