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标的安全在位运行是海洋观测数据稳定获取的基础,通常一套海洋观测研究浮标系统价值几百万元,其所搭载的仪器设备更是昂贵,且存有大量重要的基础观测数据,一旦发生浮标丢失,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观测数据丢失所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但是海洋观测研究浮标在位运行期间有时因为受到台风、寒潮、渔船拖网等因素影响,会造成浮标系统的移位,而台风和寒潮天气下海况即使发现浮标移位,由于海况恶劣也不能第一时间出海进行搜寻,因此浮标移位后对浮标位置信息的实时追踪就显得更为重要。
通常情况下海洋观测研究浮标定位主要依靠浮标数采模块采集浮标上所安装的GPS模块进行浮标位置监控,并通过浮标的通信系统将位置信息传输至陆基接收站。但这种定位方式需要浮标系统的数采模块、供电模块、通信模块、GPS模块均正常工作,任何一个模块故障均会导致浮标的实时位置信息无法获取。此外,在各模块均没有故障的情况下,若浮标移位进入无线通信盲区或GPS信号盲区也会导致浮标位置信息中断,因海洋浮标定位失败导致浮标丢失事件已多次发生。
信标系统是一种向外界传递自身位置的信息装置,其主要用于目标物的搜寻。为确保浮标安全,避免单一使用GPS模块存在的弊端,一般海洋观测研究浮标端会另外配置安装一种信标系统。
海洋观测研究浮标通常采用核心数采采集GPS模块定位和安装铱星信标定位相结合的两种方式。
⒈核心数采结合GPS模块定位
此种定位方式最大优点是浮标供电,不需定期维护。缺点是受浮标整体运行稳定性限制,浮标系统的任何一个模块出现故障,均无法实时掌握浮标的位置信息。此外,GPS定位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CDMA或GPRS)在海上均存在盲区,若浮标移位进入GPS定位盲区或网络通信盲区,均会导致浮标位置信息中断,甚至导致浮标丢失。
⒉铱星信标定位
另外一种定位方式是安装铱星信标,该方案利用GPS模块定位后通过铱星进行位置传输。铱星信标的优点是铱星信号覆盖范围广,不存在通信盲区;缺点是铱星通信属于国外技术,不适合应用在一些敏感海域的浮标。且定位手段仍然采用GPS模块,同样存在GPS信号盲区问题。
此外,在运维方面,由于铱星信标功耗大、维护频率高,在定位间隔为1h的情况下,每3个月需更换一次电池,运维所需的船只、人力、物力等成本较高。
针对海洋观测研究浮标系统安全定位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结合海洋观测研究浮标自身的特点,在不影响浮标原有功能的情况下,基于我国自主研制、同时具有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了一种用于海洋观测浮标的北斗/GPS双模信标及其岸站管理系统,用于海洋观测研究浮标位置的实时监控。北斗/GPS双模信标主要由密封防水外壳、定位通信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模块和水密端口等组成。岸站管理系统基于国有地图设计,用于显示海上浮标位置,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实时进行浮标位置跟踪,同时浮标移位后自动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发送报警信息。
海洋浮标的类型及应用2023-06-09
海洋浮标类型及作用2024-11-04
海上浮标是做什么的(海上浮标的功能)2023-06-09